戴著政府的帽子,拿著企業的票子,屢被禁止的“紅頂商人”,仍在編製內外自由游走———最新數據顯示,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,共排查出黨政幹部在企業兼職近8萬人次,完成清理約5.5萬人次,這一組數字表明,所謂“紅頂商人”已成官商之間畸形且較普遍的一種“仕場生態”。
  黨政機關領導幹部身兼“兩職”,一邊代表政府行使公共權力,一邊代表企業“以盈利為目的”,讓權力和利益實現充分的交集,其中的弊端不言自明,他不只是像專家所言,黨政機關貨幣化工資水平與國企相比有很大差距,利益驅動下,幹部有利可圖,企業借權生財,自然“一拍即合”。實際上融入公共權力背景的企業,本身就不符合市場正常的游戲規則,甚至干擾和破壞了市場競爭的公平,某些官員尋找機會到企業兼職,說白了就是在實施權力尋租,而企業更樂意讓權力官員身兼企業要職,並不是看重官員經營管理的水平,目的也是借助官員手中的權力,為企業參與不正常的市場競爭提供幫助和便利。
  其實,曾幾何時,黨政機關領導幹部到企業兼職還被譽為是拯救國企的“先進經驗”而進行推廣,在市場經濟伊始,一些地方以所謂給地方國企創造良好經營環境為由,幾乎每一個地方國企廠長經理頭上,都頂著政府職能部門的官銜。黨政機關領導幹部到企業兼職,是滋生腐敗的溫床,破壞市場的公平競爭。而中央三令五申禁止領導幹部到企業兼職,一些官員之所以我行我素,“聾子耳朵不怕雷”,一是通過這種兼職,官員本身可以獲得巨大利益,將某些不合法的收入合法化;二是違規的成本幾乎等於零,相關部門在對官員到企業兼職的問題上,往往是只談清理不談處理,而一些官員到企業兼職,本身背後就有政府相關部門的支持,一句“組織決定”幾乎將所有問題化解,以至於官員兼職企業像“割韭菜”一樣,清理“一陣風”過去,往往很快就會反彈。
  對於黨政機關領導幹部到企業兼職,應當不止於清理,更不能搞“一陣風”的清理,應當建立長效的個人懲戒機制。而據2013年年報數據顯示,曾經在黨政機關或者公檢法系統有過任職經歷的官員獨董超過900人,這些獨董分佈在約800家上市公司中。也就是說,平均不到3家上市公司,就有1人次的官員獨董。而經過短短數月排查,就查出黨政幹部在企業兼職近8萬人次,完成清理約5.5萬人次,顯然這還不是問題的全部,由此更能看出黨政機關幹部在企業兼職的嚴重性和普遍性,只清理不處理,不提高領導幹部到企業兼職的違規成本,不排除還會出現“你方唱罷我登場”,“撈一把就走”的反彈。 □朱永華  (原標題:[批評/回應]斬斷“紅頂商人”利益鏈條 清理更要處理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qssmbxkav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